本期簡報主要內容:
* 教學督查通報
* 學院召開教學工作例會
* 學院召開教科研工作會議
* 學院召開全院計算機設備使用情況及急需用于教學的計算機數量需求情況調研會
* 教科處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報名
* 汽車維修教研室組織系內公開課
* 化工系開展“九一八”主題紀念活動
一、教學督查通報
9月22日上午第一節(jié)課教學科研處組織學院教學督導員對學院16、15、14、13號教學樓及部分實訓場所的課堂教學秩序進行巡查。督查結果總體情況良好,全校教學秩序井然,各項教學工作有序進行,教室及實訓車間教師認真上課。
二、學院召開教學工作例會
9月9日、9月15日上午,學院兩次召開教學工作例會,會議由董寧副院長主持。教科處劉立明處長、各系負責領導及部分教學管理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9日會上,董院長結合落實第二屆教學工作會議文件精神,要求各系部提前落實好教學團隊建設和一體化課程改革工作,并部署近期工作:一是關于淮安市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專業(yè)技能抽查測試工作,我院抽測專業(yè)為2012級數控技術應用和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測試時間是10月下旬,要求教科處負責統(tǒng)籌安排,相關系部將模擬計劃報教科處,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復習;二是各系輔助工作人員的確定,要求本著“實事求是、工作必須”的原則于11月底前確定名單;三是加強管理規(guī)范化的要求,包括工作人員請假、學生缺席、外聘及兼職教師管理、系列教學管理制度編制和修訂工作、有關技師申報、校企合作聘請專家講座或研討的費用等問題,都要加強規(guī)范化的管理。此外,董院長還對外聘教師的界定、專家講座及校企合作專向研討費用標準的確定、教師職稱的評聘等問題征求大家意見,與會人員進行了討論,并形成初步意見。
15日會議,董院長圍繞各系部一體化課程實施情況作再次細化。要求成立一體化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tǒng)籌全院的一體化課程改革工作,研究并制定計劃、政策和措施,定期組織專家進行指導,每個系部至少申報一門一體化課程,并要與學院的“創(chuàng)、講、做”工作緊密結合;要求各系研究、并制訂一體化課改工作計劃,要求首先考慮已成為省級示范專業(yè)的精品課程,及明年準備申報示范專業(yè)的精品課程作為一體化課程來實施。
各系參會人員對本部門準備實施一體化的課程、團隊、打算以及自己的疑慮等表明看法,并進行探討。教科處劉立明處長建議各系優(yōu)先將已成熟的省級精品課程進行推進,按領導要求報課改進度,按制度要求提出實施方案,下周報初步的計劃。
最后,董院長進行了總結,首先要求各系要根據系部師資及實訓條件申報,考慮方案的可行性,要安排具備一體化條件的教師擔任教學團隊的骨干,對確定為一體化課程負責人要求于9月底匯報課程開發(fā)的打算,并準備可參考的工作頁和評價要求;其次,對大家質疑的一體化教師認定的問題進行解答,要求先組建教學團隊;三要提前做好配合一體化課程推進的專項教科研活動(如院級以上的課題研究)組織工作,將一體化課程研究納入公開課,舉行說課比賽,教學設計競賽等,積極圍繞一體化課程開展活動,以便推進一體化課程的實施;最后,對實施一體化課改的班級和教室提出要求,為了保證效果,要盡可能選擇技能等級較高的班級進行。
會議還對其他工作作了安排,并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數控系和機械系立即召回市教育局抽測的正在實習的學生,認真落實教育局的要求,組織培訓,嚴格要求,準備接受聯(lián)院和教育局的專業(yè)技能統(tǒng)測,取得好成績。二是要求教科處牽頭,本周內到本市其他對口單招搞得較好的學校調研,結合我院情況,提出我院對口單招實施方案,下周在教學工作例會上討論。三是要求今后考工的組織及其他需要費用的項目都要提前報計劃,便于統(tǒng)一安排,并要求招待費用、管理費用、押金費用、監(jiān)考費用等都要按學院制度規(guī)定執(zhí)行。四是對學院新頒布的八套教學管理制度實施的情況進行了梳理,《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方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管理及實施辦法》、《教學管理規(guī)范》已經實施,本學期教師課時量已按規(guī)定落實;2014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按《學分制及彈性學制實施辦法》的要求制訂,并在全院范圍內實行選修課;《系部教學管理和教師考核實施辦法》等正在落實中,《教學團隊建設方案》要本著一體化教學管理的要求抓緊落實;對參加省市技能狀元大賽的師生獎勵,要求系部參照《教科研成果獎勵辦法》拿出分配方案報教科處,由董院長審批。
三、學院召開教科研工作會議
9月10日下午,學院召開了教科研工作會議,會議由教學科研處劉立明處長主持。董寧副院長參加會議并對我院的教科研工作提出要求,各教研室主任參加了會議。
會上,劉處長對教研室工作提出了以下具體要求:一要實實在在搞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改革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為教學工作永恒不變的主題,并將此理念貫徹到每一位教師;二是強調集體備課不要流于形式,對同軌課程,每次課由一位教師備課,備課前要先說課,說教學設計、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難點等,同軌老師要輪流備課,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年輕教師教學能力;三是組內聽課要正常化、規(guī)范化,要求各教研室制定聽課方案,聽完課要組織評課,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室將組內優(yōu)質課推選到系部,系部再推選到學院,參加院級公開課;四是各教研室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院級公開課、省市級組織的“兩課”評比、信息化大賽、省中心組組織的公開課或說課,為教師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五是強調學院新出臺教學管理規(guī)范中對教師明確了論文和課題的要求,系部和教研室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學院辦學水平的提升,要依靠教師內涵的提高實現(xiàn);六針對體育課的狀況,對體育教研提出要求,要求體育課不僅要上好課,還要管理好學生,變?yōu)閷W生想上的游戲式的課堂,不得出現(xiàn)提前結束活動等下課的現(xiàn)象;七是要求各教研室主任準時、主動地參加院級公開課聽課,并要求組內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要抓住機會聽課,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教學能力,作為教研室主任,更要把自己的課作為標桿及示范課來要求,決不不能照本宣科;八是教科研工作逐步走向正軌,活動多,要求高,要求教研室主任配合教科處開展教研工作,盡心做好每件事。
董院長首先明確教研室的工作重點,是認真落實學院第二屆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何改變學生評價方式以及教學與企業(yè)實踐的融合開展教科研工作。
其次,要求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課本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改變“一本課本、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課堂不是唯一的教學場所,加快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信息化進課堂迫在眉睫”,結合集體備課,制作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效果;以賽促教,通過培訓和競賽培養(yǎng)年輕教師,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不是知識和技能的唯一提供者”。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從教師及課堂以外的渠道獲取知識。
第三,董院長對本學期教科研工作提出了規(guī)范化要求,具體包括:學期工作計劃、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建設委員會、題庫建設、課題申報和開題評審工作、集體備課、課堂教學管理、開設專業(yè)講座、課務安排、教師請假、外聘教師的聘用,以及科室人員管理等,對于年輕教師的培養(yǎng),應包括教學理念確定、教學經驗積累、教學能力提升、教學實踐鍛造等方面,其中課堂教學能力提升是重中之重。
第四,董院長對教研室工作提出以下幾點要求:一要配合系部做好學分制工作,包括選修課的開設;二是對口單招,注意積累經驗,這是學院升格為高等學校的基礎性工作;三是中高職學生技能統(tǒng)測工作,要認真對待;四是教研活動安排規(guī)范化,過程要有完整的記錄,事事有結果,要保證效果,資料要齊全。
第五,要實行教師職稱評審預告知,要求教研室匯總教師職稱評審的年份,要對老師進行培訓,告知職稱評定的要求。
第六,教研活動組織要形式多樣,可根據學科和專業(yè)特色選擇以下形式:說課,示范課,信息化和教學設計比賽,教學實踐技能比武,(如書法比賽、文字運用能力測試等)、微課制作、名師課堂、專業(yè)帶頭人課堂、專家講座等。要求達到全員參與、階梯遞進、集中展示的目的。
四、學院召開全院計算機設備使用情況及急需用于教學的計算機數量需求情況調研會
9月7日下午,董寧副院長召集計算機房管理員胡志強和曾洪波等教師就我院計算機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急需用于教學的計算機數量需求情況召開了專題會議。
會上,董院長反饋了系部計算機的使用情況。數控系12號樓二樓機房使用率為100%,20號樓二樓機房現(xiàn)有30余臺完好的計算機未投入使用,20余臺已報廢。電氣系12號樓三樓PLC室15臺計算機有11臺不能使用?;は祱D書館機房投入使用24節(jié)課。董院長對全院計算機房維修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對兩位維修人員負責維修的機房作如下分工:胡志強老師負責12號樓的二樓、五樓、六樓和15號樓共11個機房。曾洪波老師負責12號樓三樓,16號樓兩個大機房,20號樓和圖書館共8個機房。學院計劃以每個機房50臺計算機平均分配額,購入新機100臺投入到教學中,從而完善我院的教學條件,加快我院課程改革的步伐。
五、教科處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報名
開學初,教科處組織各系相關班主任對成考相關工作進行了專門培訓,并將成考相關資料發(fā)到每位考生手中,本著自愿原則,組織學生填寫了《成教學員承諾書》。根據教育局要求,于9月9日、10日組織了我院2013級初中高技、2014級高中高技和技師班學生共600余人在我院和工學院參加了成人高考網上報名確認工作,其中有30余人填報了高起本層次。報名涉及淮陰工學院、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等3所院校。15日又邀請市教育局考試院在工學院對我院的報名學生進行信息現(xiàn)場確認。報名工作順利完成。
報名工作得到各系部和相關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得到信息系、數控系、電氣系的機房支持。
六、汽車維修教研室組織系內公開課
8月27日,汽車維修修教研室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教研活動,機械系何玉軍主任及汽車維修專業(yè)所有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從教3年多的汽車底盤方向的專業(yè)教師張冬東,主動申請為大家上了一堂《汽車底盤》系內公開課。張老師準備充分,內容嫻熟,教態(tài)大方,教法生動,既展示出年輕教師的活力,又展示出年輕教師的潛力,無論從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基本功來說,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受到了聽課教師的好評。
為了提高汽車維修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曹步德主任組織教研室全體教師,共同商討、研究、制定教研室活動計劃,要求每個教師主動展示各自優(yōu)勢項目,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何主任對張老師的課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也對汽車教研室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希望青年教師主動站到臺前,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汽車維修教研室耿迎慶供稿)
七、化工系開展“九一八”主題紀念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責任感,在“九一八”事件83周年之際,化工系德育教研室于9月19日下午組織化工系所有在校生,在各班班主任的帶領下,到市博物館參觀《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史實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了解“九一八事變”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暴行,經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洗禮,讓同學們牢記國恥,要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發(fā)奮讀書?;顒咏Y束后,各班主任組織同學展開討論,引導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我們中華民族的苦難,認識到我們中國人民勤勞善良和頑強抵抗的高貴品質,認識到愛國就要努力學習,用學習到的知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同學們紛紛表示:不忘歷史,珍愛和平,發(fā)奮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德育教研室朱海娟供稿)